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目標,但消費者必須辨別誰才是真正的永續行為。近年,澳洲時尚產業被爆出「洗綠」(greenwashing),意指品牌將永續發展作為行銷工具,刻劃品牌落實永續行動的美好形象,實則是血汗工廠、使用童工、性別及人種歧視等。對此,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 (ACCC) 針對247 家企業進行檢視,並將服裝及鞋類列為嚴重違法對象。
除了ACCC進行檢視之外,參議院也進一步調查時尚產業的洗綠行為,最終發現洗綠的因素共有4個,分別是紡織品標籤、款式設計、材料及品牌地位。在澳大利亞,並沒有強制衣物及紡織品需要附有纖維含量標籤,然而纖維類別卻關乎是否可以回收或堆肥,這為澳洲要在2030年實現時尚永續帶來矛盾。
時尚產業目前對於商品設計的優先考量,在於銷售而不是回收再利用。時尚與紡織品學院高級講師Rebecca Van Amber 博士認為,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有強而有力的監督制度,為安全、可持續性的紡織品制定標準,確保製造商及消費者能更好地了解,並朝著真正永續的方向發展下去。
材料的創新,是品牌試圖推動永續發展的一種方式。一般來說,塑膠與合成材料通常被認為是有害的,有些品牌會混合可生物降解的材料,使消費者誤解他們購買的是全天然的環保商品。Rebecca 舉例,德國知名汽車品牌的概念車,採用了仙人掌及蘑菇皮革製成的內裝及竹纖維地毯,卻使用對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加工黏膠,這往往都是為了行銷,而不是真正的永續行動。
「有些品牌採用少量的環保材料,就能吸引具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,而不用全面性的落實永續行動」Rebecca說。然而追根究柢,問題就出在多數時尚品牌缺乏材料知識,過度依賴供應商提供的資訊,以及過度看重品牌形象。
至於解決方式,Rebecca認為,品牌內部要有良好的監管制度、專業紡織品材料相關知識、清楚的成分標籤,如此才能為永續行動把關;消費者則是在購物時,正確地選擇真正的永續商品。唯有各方一起努力,才能實踐永續發展。